读老舍的短篇小说,略谈感受最近作文写得不顺手,妈妈推荐我去看看大作家的散文小说,学习一下人家的铺陈起事,怎么设计情节,怎么进行描写。于是去看了老舍的中短篇小说集《我这一辈子》。其实里面不仅收录了这一篇小说,还有很多小故事比如《月牙》《老字号》《不成问题的问题》等等。书后面的附录还有老舍本人对于写小说的心得。其实说实话,有点看不太懂这些故事……有一些比较好理解,比如《不成问题的问题》,通过农场管理来展示管理阶层的腐败,很生动很有意思。丁务源作为农场管理员时,大家工作态度消极,每天混吃混喝,丁主任也不管束大家的行为,所以丁主任的人气很高(这什么逻辑??)后来来了一位新主任,有手段自身也非常有能力,让手下不得不佩服,以身作则每天勤勤恳恳和大家一起工作,制定清晰的计划,也不会狠狠批评员工(这样的主任真的已经很完美了……)。在这位主任的领导下,大家一开始不适应,后来慢慢感受到工作的快乐和充实感,但之后又被“艺术家”唆使(这位“艺术家”是个人才……),合力将新主任赶下台。丁主任回归,大家其乐融融,一起懒懒散散。果园由于上任主任的精心照料,收获时产量翻了三倍,但没有人记得上位主任的功劳。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,即使领导人自身问心无愧非常完美,也会由于舆论压力被赶下台。老舍可能是想表达这样的意思吧。故事里的很多人物也值得深究。像“艺术家”秦妙斋,丁务源,还有新主任的太太明霞,等等。文章读着有意思,也很值得回味。书后附了老舍对于自己写小说的感悟。有一些我特别赞同。老舍在“人物的描写”一篇中,详细写了怎么树立起人物形象。一开始不能太着急,不要噼里啪啦堆一堆词藻形容人物外貌,恰当精准生动的比喻才能使人印象深刻。人物的性格要一点点展露,不能一下子堆起来。描写人物的语言时,要恰到好处地融入景物,事实,动作。“此种写法是十二分的用力,而恰好不露出用力的痕迹。”妙!(这是我们现在说的通感吗?)最让我有共鸣感的是,老舍注重把人物写活,而不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意图,把一个人塑造成扁平人物。人是复杂的,要展现ta的多面性。

(之前在学校里看过《钢铁是怎样练成的》,其实挺想让作者来读读老舍的这段话。怎么感觉这段话处处在点保尔柯察金?…)最后再说一点,个人非常非常非常喜欢老舍的文字!老舍的文字真的很可爱!很生动很灵动,让人感觉文字是活的,描写是活的!看了一整本短篇小说集,最大的感触就是,即使内容看不懂,光光凭着老舍的文字都值得一看!